智珠寺
智珠寺介紹:
智珠寺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號,嵩祝寺之西側,與嵩祝寺共同公布為一個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。據清乾隆十五年所繪《京城全圖》,該地當時尚為一片民宅,而成書于乾隆三十九至五十年之《日下舊聞考》則有“智珠寺在嵩祝寺西”的記載,可見此寺建于乾隆十六至三十九年(1751-1774年)間。
智珠寺坐北朝南,從山門殿至后殿共五層殿宇。山門外有大門及紅圍墻。山門三間,大式硬山筒瓦大脊,門楣有石額“敕建智珠寺”。鐘鼓樓二層,歇山頂,角梁懸鈴。天王殿面闊三間,進深五檁。大式硬山頂,筒瓦大脊,上帶吻獸和垂獸,額枋飾旋子彩畫,三踩單昂斗栱,內為徹上明造,殿兩側有紅圍墻。殿額為“寶綱光音”。第三層方殿為正殿,面闊、進深均為三間,四周帶廊;重檐攢尖頂,上為磚寶頂,五踩單昂斗栱,角梁懸鈴,下檐柱帶雀替,三踩單昂斗栱,有旋子彩畫。第四層大殿面闊五間,大式歇山筒瓦調大脊,旋子彩畫,五踩單昂單翹斗栱,角梁懸鈴,內為井口天花,明間門楣有額為“現清凈身”,故此殿又叫“凈身殿”。后殿面闊五間,大式硬山筒瓦大脊,上帶吻獸及垂獸,旋子彩畫,帶雀替,無斗栱。
智珠寺的山門殿、天王殿、正殿及東西配殿、大殿及東西配殿、后殿及東配房尚存,其余配殿、配房等均拆除或改建?,F為改為餐館會所。
嵩祝寺及智珠寺。解放后被很多單位、工廠、住戶占據,破房子包圍著數間大殿式的建筑,2006年寺廟進行了徹底的修繕,年底開放時,寺廟成為會所式的高級餐館,名為“嵩祝名院”。餐館用寺廟的輝煌歷史為其招攬生意。文物單位淪為生意場所,令人無奈和可悲。
簡介中有一句“嵩祝名院“本著保護文物原則為供各界賢達聚會交流之所”。
嵩祝寺的整個建筑在嵩祝寺夾道以東,嵩祝寺西側,原為嵩祝寺的西跨院。此處原有三座大寺廟并列:東為法淵寺、中為嵩祝寺、西為智珠寺,是明代番經廠和漢經廠的遺址。
在清代,嵩祝寺是與雍和宮齊名且位于皇城內的喇嘛寺廟。如今嵩祝寺東側的法淵寺已毀,估計就是原來的東風電視機廠舊址,現在的進出口銀行地址。中路為主要廟宇;西路原為喇嘛居所。該居所有穿堂門房七間,東、西廂房各五間,正房五間及東、西耳房各三間,建筑保存基本完好,氣度不凡。